早年的父亲
我上小学时,经常要忆苦思甜并且要写这样的作文,所以就回家要求父亲讲述他的历史。父亲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排行老大还有两个弟弟,父亲7岁时爷爷就去世了,奶奶一人拉扯父亲和叔叔们长大,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我小时候非常羡慕有个革命军人家庭,就问父亲为什么没有去参军?父亲讲了一段故事给我吓了一跳,差点当了国民党兵。原来父亲年轻时和两个叔叔都被国民党抓壮丁去参军,在半路上他们都跑回来了,后来父亲去大连给码头的资本家当小工。两个叔叔闯关东,后来去了钢厂。解放后父亲到政府参加学习,后来到企业做财务工作一直到退休。
父亲对家庭非常关爱,六、七十年代一个人的工资养五口人的家,母亲身体不好常年有病,还要吃药、打针、住院,还要增加营养,甚至托人到东北购买补品。母亲的病怕冷、怕烟,父亲首先把烟戒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刚刚有了土暖气,父亲便找人加工炉芯、砌炉子、安装一组土暖气给母亲,生活条件的改善使母亲的病情暂时有些好转,虽然父亲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顽固的病魔还是让母亲早早的离开了我们。
因为父亲的工作与钱打交道,因此在荒唐的四清运动中深受迫害,以至于后来坚决反对子女做会计这个职业。父亲工作认真、遵章守纪,那个年代是受欢迎的。父亲退休后由于干了一辈子会计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被好多单位聘请去干老本行,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多元化、不正之风也日益增长,聘请他去工作的目的不再是如何做好自己的账目,而是如何去钻政策的空子,思想僵化的父亲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当时父亲的身体虽然还很硬朗但无论谁聘请再也不出去工作了。
运动与养生的父亲
父亲年轻时是一名运动员,而且是市足球队队员,还参加莱阳专区代表队到省内比赛。父亲的这个基因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子女中没有一个是运动员,或者说运动会上拿个无论什么名次的奖状都没有过。
父亲的身体非常好,早年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生过病,退休后还经常出差,那个年代不像现在乘飞机、坐卧铺这么随便,大部分都是火车硬座。自从后来得了老年糖尿病后,很多并发症随之而来,不断地吃药、打针、住院,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父亲虽然身体好,平时也非常注意运动与养生。晨练自然每日坚持,最著名的是他的摩脚心养生法。他说他的姥爷,四十岁开始每日摩脚心两次、每次一百下,九十岁高龄仍然眼不花、耳不聋。他向周围的亲戚、朋友推荐这种养生法,但是没有人感兴趣照着做,我的确承认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养生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或许还有很多比这个更好的方法,关键是我们没有毅力坚持下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直播威海记者采访了父亲这位爱好体育的老市民
晚年的父亲
父亲没有许多爱好,不喜好凑一起下棋、搓麻、甩扑克,虽然曾经在渔具厂干过但也不爱好钓鱼,养花养得不是很好,也不喜欢养小动物。为了适应闲赋在家的晚年生活必须培养一些爱好,以陶冶情操、延缓衰老。
剪报:父亲喜欢订报刊,我们家文革前就订过《大众电影》,文革期间停刊,复刊《人民电影》后继续订阅。退休后订阅大小报纸好几份,看过的报纸没有随手扔掉,把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按照分类重新粘贴成册,日后作为资料库查找方便,整理成册的剪报有《糖尿病专辑》、《健康长寿名言》、《养生保健知识》、《国内外要问点滴》、《社会万象剪报》、《生活小知识剪报》、和《大千世界剪报》,在没有网络的时代,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书法:父亲写字虽然潦草得没有几个人能认识,但是一笔一划写也算是写好字的,单位很早的时候需要拿出来亮相的字都是父亲写的,比方说一些制度需要挂在墙上、写个口号放在大门口等等。父亲的字几乎算不上书法,但是为了将其变成一项爱好就必须按照书法的样子去做。不用花钱的宣纸而用废旧的挂历纸,不用绫子装裱而拓印仿真花边,再装上木轴就变成成了一件书法艺术品。写起来运气养生,挂起来养眼励志。好一个自娱自乐!
对父亲的记忆远不止这些,这只是子女对一个普普通通父亲的缅怀,相信父亲在天之灵能够领略的到。心静的时候也想一下当我们离去的时候能给我们的子女留下什么样的记忆呢... ...
上一篇:使用键盘弹钢琴的FLASH |
乐新你好,
你的文章真的很好很感人,你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日娟(德国)
Dear Lexin,
Your article is wonderful and moving. You have got a great father.
Rijuan
写的不错,挺感人的,发班网吧,叫同学都看看。